說文:“尃,布也。从寸,甫聲。”
【釋形】
尃,甲骨文
、
,金文構形與之相同。上部从
,象田園裏長出禾苗之形,增囗旁(表示墻圍),卽為苗圃之“圃”字,下部从又(手),表示以手栽植、培育苗木,會為田園培育繁殖苗木義,引申為布、施義。小篆从
訛變成“甫”,表讀聲,从又作从寸。後作敷。
【釋義】
1.fū芳無切
(一)同“敷”。布也、施也。
公盨:“天令禹尃土
山
(濬)川。”詩經·小雅·小旻:“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見“尃土”條。
(二)同“敷”。徧,廣泛。王孫遺者鐘:“余恁佁心,
永余德,龢
民人,余尃(敷、溥)旬于國。”讀本云:“尃:通‘溥’,廣泛。”末句譯:“我要把它徧施于國中。”陳直案:“小爾·廣詁:‘旬,治也’。‘尃旬于國’,當作‘敷治于國’解,卽孟子‘舉舜而敷治之’之義。”
2.fǔ扶雨切
(三)通“輔”。由輔佐、協助,引申為服事。尹姞鬲:“休天君弗朢穆公聖粦明
(弼)尃(輔)先王,各(格)于尹姞宗室繇林。”此銘句大意是:天君不忘穆公服事先王之功,親臨穆公為其妻尹姞所建造的“宗室”。其“
(弼)尃”,廣韻:“毗輔,相助也,弼也。”尚書·說命:“朝夕納誨,以輔台德。”
3.pǔ正韻滂五切
(四)通“溥”。廣大。齊侯鐘:“虩虩成唐(湯),有嚴在帝所,尃(溥)受天命,……”爾雅·釋詁:“溥,大也。”
4.bó傍各切
(五)通“薄”。努力也。師
鼎:“小子夙夕尃(薄)由先且(祖)剌(烈)德,用臣皇辟。”方言卷一:“薄,勉也。秦、晉曰劍或曰薄,故其鄙語曰薄努,猶勉努也。”郭璞註:“如今人言努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