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xún詢)徐林切(寻)

說文:“尋,繹理也。从工、从口、从又、从寸;工、口亂也;又、寸,分理之;彡聲。此與同意。度,人之兩臂為尋,八尺也。”

【釋形】

尋,春秋金文从丨丨、从、从又會意。“丨丨”表示从左至右兩端之間的距離;,實為二手之側形,表示人之兩臂展開,左手臂與右手臂之間的長短距離,下部又增从“又(手)”,是對上部中間兩隻手臂的指示符號,因為上部中間之“二又”是側形,乍看不易辨識為“又”,故下增“又”以示之。說文訓“度,人之兩臂為尋,八尺也。”一般正常人,其兩臂伸展之距,與本人的體高基本相等。

五~年琱生尊、春秋眚仲之孫簋字,省“丨丨”為“丨”,直接用“丨”(左部之一豎),表示“丨”的兩端之距,並與兩手相嚮伸展出之中間增之“口”,以示兩手臂奓開之“口徑”之間距。尊銘兩手臂伸展之手乃與春秋金文从“二又”之側形同,下部作“”,對照後期(春秋)金文亦應為“又”的“倒文”。或因銘中用為“帛”的量詞,故以字從意,作从“巾”。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字下收(3290)、(1967)、(1042)等諸形體,云:“象雙手捧帛以為獻神之祭或聘饗見之禮。象帛幅之形,丨為其側視形;象雙手捧持之形。”又云:唐蘭釋“尋”,于省吾釋“帥”,均不可據。釋之為“”,說文,禮巾也。从巾,从執。”案釋之甲文與此所收之金文形相似,从執,甲文“執”字作(見“”作从執,2801),又以字或从“口”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右口气息。”:“右手寸口也。脈經從魚際至高骨,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證之“口”作構件時,有寸距、又有口子、缺口義,此金文字从“口”,可引申表示距離意,其字形又皆以兩手併出,是人常以兩手相嚮並出表示物體長短、大小,是符合常理的,與說文釋“尋”之義為“度”相符的。李學勤先生釋尊銘字為“尋”,當是。

【釋義】

(一)度,八尺為一尋。五年琱生尊:“隹(唯)五年九月初吉,(召)姜以琱生五尋、壺兩,以君氏命曰……”李學勤先生說:“五年琱生簋銘所記約八個月後,召伯虎夫人召姜再次來見琱生,帶給他‘五尋、壺兩。’。‘’字从‘烕’聲,明母月部,當讀為並母月部的‘幣’,卽行禮用的‘帛’。一尋為八尺。”,疑卽戠,織帛。

(二)氏稱。尋仲盤:“尋中(仲)賸(媵)中(仲)女子寶盤。”

【字例】

五年琱生尊

眚仲之

孫簋

尋仲盤

尋仲匜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