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源辞典,字源查询,字源网">
職官名。其各代稱謂有別。是當時管理具體職事的官吏。西周之司徒、司馬、司空的總稱。裘衛盉:“白(伯)邑父、(榮)白(伯)、定白(伯)、白(伯)、單白(伯)逎令(命)叄(三)有(司):(司)土(徒 )邑、(司)馬單、(司)工(空)邑人服,眔受(授)田。”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司,也稱三公;唐代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主管刑獄;五代、北宋稱鹽鐵、戶部、度支為三司;金以勸農、鹽鐵、度支戶部為三司,主管財賦等。文獻或省稱“三司”。後漢書·順帝紀:“令刺史二千石之選,歸任三司。”就西周銘文而言:司土、司馬、司工等“三有司”,楊寬西周史云:“確是西周朝廷的重要大臣,僅次于稱‘公’的太師或卿士。尚書·牧誓:‘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三有司僅次于邦冢君和御事。尚書·梓材記王曰:‘我有師師、司徒、司馬、司空、尹旅。’把三有司列在‘師師’之下,‘師師’當卽指太師、太史等執政大臣。春秋時代有些大的諸侯國還沿用這種官制,例如宋國六卿,以右師、左師為正卿,其次是司馬、司徒、司城(卽司空)、司寇;又如鄭國大臣,以當國、為政為正卿,其次是司馬、司空、司徒。魯國到春秋後期,由于三桓專政,由季孫氏為司徒,是冢卿;叔孫氏為司馬,孟孫氏為司空,是介卿。”
【字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