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彭,鼓聲也。从壴,彡聲。”
【釋形】
彭,甲骨文
(後上9、5)、
(合集7064),以形表意,借體象形字。壴,卽鼓;彡,旣表聲,亦表意,見甲文“喜”字,从之“壴”左右標之小點,示擊鼓之點。此彡,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謂鼓聲之標誌。表示鼓聲之義。金文形亦同。如用為象聲詞,彭鏗,蘇軾和蔡景繁海州石室“徑尋我語覓馀聲,拄杖~鏗叩銅鼓。”
【釋義】
(一)古國名。彭伯壺:“彭白(伯)自乍(作)醴壺。”尚書·牧誓:“嗟我友邦冢君…及庸、蜀、羌、
、微、盧、~、濮人,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
(二)氏名。
公彭宇簠:“
公彭宇自乍(作)□
(簠)。”十七年鄭令戈:“司寇彭璋。”彭,史記·楚世家:“陸終生子六人,……三曰~祖,……~祖氏,殷之時嘗為侯伯,殷之末世滅~祖氏。”註:“虞翻曰:名剪,為彭姓,封于大彭。”大彭為商諸侯,以國為姓,蓋陸終第三子彭祖,卽大彭也。見元和姓纂。
(三)地名。
鼎:“己亥,
見事
(于)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