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虞,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从虍,吳聲。詩曰:‘于嗟乎,騶虞。’”
【釋形】
金文虞,从虎(或
),吳聲。豢簋字从爪,从虎,从五(五之橫置),是以五為聲符。五、吳,二字古皆疑紐、魚部字。說文釋虎,古文有兩形體:
,前一古文(若字為“鹿”亦然)从二“
”,卽“二爪”,亦同“爪”,是“虎”的添加意符。以此析之,
應為“虞”字。
【釋義】
1.yú五俱切
(一)山虞,掌山澤之官。散氏盤:“夨人有
(司)履田:……豆人虞丂(考)、彔(麓)貞,……。”是說:夨氏派出勘定“田”的疆界的十五個官吏中,就有“豆人”的“虞”和“彔”(麓)……,他們都是掌管開發山林川澤的官。尚書·舜典:“帝曰:‘俞!咨益,汝作朕~’。”偽孔傳:“虞,掌山澤之官。”
(二)通“娛”。歡樂。豢簋:“豢用
(祈)眉壽,康虞(娛)屯右(祐)。”命瓜君壺:“康樂我家”。康娛與康樂意同,說文:“娛,樂也。”漢書·禮樂志:“闡諧嫚易之樂作,而民康樂。”
(三)古國名。周代諸侯國。在今山西平陸縣東北。周武王克殷,封虞仲及之後於此。宜侯夨簋:“王命虞侯夨曰:
(遷)侯于宜。”唐蘭釋
讀遷。夨原封虞侯,今改封在宜。虞侯政壺:“虞侯乍(作)寶壺。”
2.wú五乎切
(四)通“吾”。越王鐘:”台(以)樂虞(吾)家。”爾雅·釋詁:“吾,我也。”
3.yǒnɡ 于憬切
(五)通“永”。恒簋蓋:“其萬年世子子孫孫虞(永)寶用。”此虞,義如“永”。他銘多作“子子孫孫永寶用。”
【字例】
.JPG)
散氏盤
.JPG)
豢 簋
.JPG)
虞侯政壺
.JPG)
.JPG)
.JPG)
虞司寇壺
.JPG)
恒 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