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自,鼻也。象鼻形。
,古文自。凡自之屬皆从自。”
【釋形】
自,甲骨文
(甲392)、
(河678),象人之鼻形。如人自稱時指己之鼻,示自己之義。其本義為“鼻”,因以為自己。金文或與甲文形同,或其下部左右兩弧畫合口,成為小篆之形。
番君鬲字是“自”之省形,說文·目部之“
(白)”,讀疾二切(zì),云:“此亦自字也。”
【釋義】
(一)“鼻(自,讀bí)。”卜辭:“貞:
(之)疒(疾)自(鼻),隹(惟)
(之)蚩。貞:
(之)疒(病)自,不隹(惟)
(之)蚩。”(合集11506正)
(二)自己。師
鼎:“天子亦弗
(忘)公上父
德,
蔑
(歷)白(伯)大師,不自乍(作)。”王孫遺者鐘:“王孫遺者
其吉金,自乍(作)龢鐘。”
(三)介詞,猶如“從”。應侯見工鐘:“隹(唯)正二月初吉,王歸自成周。”鄂侯鼎:“唯還自征,才(在)
。”論語·學而:“有朋~遠方來,不亦樂乎?”
【字例】
.JPG)
縣
簋
.JPG)
彔伯
簋
.JPG)
小臣
簋
.JPG)
沈子它簋
.JPG)
散氏盤
.JPG)
毛公鼎
.JPG)
伯家父簋
.JPG)
宰甫卣
.JPG)
伯簋
.JPG)
番君.JPG)
.JPG)
姑馮句鑃
.JPG)
楚公
鐘
.JPG)
吳王夫差劍
.JPG)
王鳩淺劍
.JPG)
越王州句劍
.JPG)
攻敔王光戈
.JPG)
吳王光劍
.JPG)
越王州句劍
.JPG)
越王丌北古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