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隿,繳射飛鳥也。从隹,弋聲。”
【釋形】
隿,甲骨文
(合集5739),从戈,从隹會意。此鳥典籍亦訓為一種“鷹”,體呈褐色,性兇猛,捕食鼠、蛇、蜥蜴等。从戈,示用器械捕獵。商金文圖形化,形與甲文同。亦作鳶,經傳多假“弋”為之。本从戈,後世演化作“弋”為聲,以示隿射飛鳥。
【釋義】
(一)弋射。卜辭:“不其乎(呼)多射
獲。”(合集5739)文獻作“弋”,呂覽·處方:“韓昭釐侯出弋。”註:“弋,獵也。”
(二)族氏名。鳶鼎:“鳶”。商代或西周初期,該字見於鼎、簋、爵、觶等器物,僅一字,應為族氏名。
【字例】
.JPG)
女鳶簋
.JPG)
鳶 觶
.JPG)
鳶 簋
.JPG)
鳶
.JPG)
鳶 卣
.JPG)
鳶鼎一
.JPG)
鳶 爵
.JPG)
鳶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