菛,集韻:俗字。菛苳,藥名。
【釋形】
商金文有字,从三,从門,門亦聲。商、西周早期金文艸,多作四(茻),戰國又作一“”習見。其聲符,所說是門形,非門戶之門,象大門牌樓類之形,甲文、金文之門字作从“戶”形,如甲骨文作(合集13606)。疑為菛字,集韻俗作“”,說文:“,赤苗嘉穀也。从艸,聲。”此釋為一種苗為赤色的優良穀種。從集韻所訓“菛”字來看,与金文形正合。或為“柵”,甲骨文作(後下29.12) (乙3025) (合集6647)
說文:“柵,編樹木也。从木,从冊,冊亦聲。楚革切,zhà。又讀shàn。”柵為編綰樹木(豎木)而成的柵欄。作為商代初民們,門、柵本質無別,以柵為門之遮欄亦不難理解,故从三。
【釋義】
族氏名。鼎:“(菛)。”
【字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