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華,榮也。从艸,从,凡華之屬皆从華。” 【釋形】 華,甲骨文、、,象一株草木盛開花之形,或下添加甘(曰)、實為□,以示花植于盆器物。說文:“花,艸木華也。从,亏聲。 ,或从艸,从夸。況于切(huā)。”廣雅:“花,華也。”金文與甲文形近,上像花葉下垂之形,中間增飾二橫畫,以表地面上為花之主幹,下為花之根。“華”的本義亦是“花”,爾雅·釋草:“木謂之華,草謂之榮。”禮記·月令:“(季春之月)桐始~。”是說:春末季梧桐樹纔開花。金文乃為象形字,編鎛字增从“艸”,是以字從意,與小篆文形相似。 甲文用為華(花)盛,“丙寅卜……華爾……”(合集10058)華是花的本字,“荂”是華的或體。後華字被借用為光華(huá)意,秦漢時又另造“荂”,六朝時產生的“花”,華被借義用之,“花”字便通行。華、荂、、花初一字。銘文除另注音外,均讀huà音。 【釋義】 (一)古國名。盂:“君才(在)雍既宮,命事(使)于述土……(揚)華天君事(使)……”“華天君”,周王後妃,華國之婦,其國當在華山下。陜西東部,華陰縣南。 (二)同“”。地名。命簋:“隹(唯)十又一月初吉甲申,王才(在)華。”廣韻·禡韻:“山西嶽,亦州名。……又姓出平原殷湯之後。宋戴公考父食采於,其後氏焉。華同。” (三)人名。春秋期銘邾公華鐘:“鼄(邾)公華(擇)氒(厥)吉金。”邾公華,邾公的兒子,邾國國君,名華。華母壺:“華母自乍(作)薦壺。” (四)釀酒之草(華,讀huā)。不栺方鼎:“王才(在)上侯(居),華祼,不栺易(賜)貝十朋。”華祼,亦有釋“祼”。釋之華亦可,古文華與花一字。廣韻:“華,草盛也。”亦可泛指香草,說文:“,芳草也。十葉為貫,百廿貫筑以煮之為郁。一曰:鬯,百草之華,遠方郁人所貢芳草,合釀之以降神。”鬯,說文:“以秬釀郁草,芬芳攸服,以降神也。”祼,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肆、獻、祼享先王。”鄭玄註:“祼之言灌,灌以郁鬯,謂始獻尸求神時也。”典瑞:“祼圭有瓚,以肆先王,以祼賓客。”鄭玄註:“爵行曰祼”。賈公彥疏:“此周禮祼,皆據祭而言,而於生人飲酒,亦曰祼。故禮記·投壺云:‘舉觴賜灌’,是生人飲酒爵行,亦曰祼也。”銘文“華祼”卽為郁鬯百草之花所釀之酒,以作祼祭,或為生人之祼。 (五)通“龢(華,讀hé)”。編鎛:“鑄其反鐘……龢平(均)煌(諻),霝(靈)印(音)若華。”華,讀龢,徐鍇說文繫傳云:“華本音和,故今人謂華表為和表。”是華通龢之證。指鐘樂之音龢諧。高田忠周曰:“霝為靈省文。龢之極者靈也。所謂八音克諧,神人以龢是也。” 【字例】
克 鼎
命 簋
不栺方鼎
華季益鼎
仲義父鼎
盂
邾公華鐘
華母壺
仲姞鬲
編鎛
高都令劍
華“冶”合文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