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殷,作樂之盛稱殷。从(yǐn),从殳。易曰:‘殷薦之上帝。’”
【釋形】
殷,甲骨文、,从身,从攴會意;金文或與甲文同,或从身、从殳會意。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釋殷:“殷字象人內腑有疾病,用按摩器以治之。”胡厚宣論殷人治療疾病之方法:“象人身腹患臃腫,另人以銅針刺之之形。”甲骨文字身、無別。
殷字似人以殳(攴)器於“身(大腹)”觸及之,是否以“按摩器”或“針刺”以治之,不得而知。為身之大腹形,可視為借助醫療器械在嚮“身(孕人)”之腹探聽,或對孕婦之產用以一種助產方式而摧產,以示預兆後繼有人,故殷字有殷覜(tiào)、殷禮、相見義,亦有眾多義。金文或增之宀,示“殷”於屋內,是“殷”之繁構。
【釋義】
(一)商朝別名。商之第十代君王盤庚遷都于殷(今河南安陽),亦稱為殷墟。大盂鼎:“我聞殷述(墜)令(命)。”盤:“曰:不(丕)顯朕皇高且(祖)單公,(桓桓)克明悊(哲)氒(厥)德,夾(召、詔)文王、武王,達殷,(膺)受天魯命。”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亂,天下宗周。”
(二)殷禮。內外群臣大會見,共同參與大獻祭的禮儀。小臣傳卣:“王在京,令師甲父殷成周年。”士上卣:“王令士上眔史黃(殷)于成周,百生(姓)(豚)眔(賞)卣鬯、貝。”尚書·洛誥:“王,啟稱∽禮,祀于新邑,咸秩無文,予齊百工。伻從王于周。”銘文所謂“殷成周”和“于成周”,都是在成周舉行“殷禮”。“殷禮”是集合內外群臣大會見和對上帝、祖先大獻祭禮儀,具有對群臣獎勵、督促、考核的作用。
(三)人名。殷盤:“(儕)孫殷乍(作)(盨)盤。”殷,卽叔殷,虢叔簠蓋:“虢弔(叔)乍(作)叔殷尊(簠)”。此是説:虢叔爲夫人叔殷作簠器。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