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獸,守備者。从嘼,从犬。”
【釋形】
獸,甲骨文 , 从單,从犬會意。金文或與甲文同,或从嘼,从犬。商代金文象獸之形;又商代或西周早期金文圖形化,从二犬、从干,干亦與單同(單省“口”之中間一橫)。單,表示捕獵之器,犬是狩獵人的重要助手。犬在狩獵中:①嗅覺靈敏,便于追尋、搜到獸類活動蹤跡;②圍攻獸類,以助獵人圍追捕獸。故其本義是打獵。
【釋義】
(一)狩,打獵。宰甫卣:“王來獸(狩)自豆彔(麓),才(在)(禐)(次),王卿(饗)酉(酒),王光(貺)宰(甫)貝五朋。”大戴禮·夏小正:“十一月,王狩。狩者言王之時田也。冬獵為狩。”楊寬西周史:“大盂鼎記述周王說:‘……用’。‘’當讀為‘獸’、也卽‘狩’。周王如此鄭重地把……同盂的祖父南公的旗,賞給盂,用于‘狩’。這‘狩’一定不是一般的狩獵,而是具有軍事訓練性質的‘大蒐禮’。商器宰簠(簋)說:‘王來獸……。’這個獸也當讀為‘狩’。這裏旣說‘王來狩’,又說:‘自豆麓,在禐(次)’,‘(次)’指軍隊駐防地,很明顯,這次商王‘來狩’,並非一般狩獵性質,是為了校閱駐防在禐一帶的軍隊,也是舉行‘大蒐禮’。”詩經·小雅·車攻:“建旐設旄,搏∽于敖。”張衡東京賦及李善註均引作“薄狩于敖。”
(二)人名。先獸鼎:“(獸)其邁(萬)年永寶用,朝夕鄉(饗)氒(厥)多倗友。”先獸,先氏,名獸。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