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tián恬)待季切

說文:“田,陳也。樹穀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凡田之屬皆从田。”
 【釋形】
 田,甲骨文,象形字,田在古代有兩個常用義:田獵,上古原始人以打獵捕獲飛禽走獸為生,廣闊之田野是很好的獵場,氏族部落劃分區域,各部族在自己的區域內狩獵。甲文从□,从卄、或,卄、,是□內的防內之封。
 進入以農業為主的時代,廣闊的獵場,開墾成農田。金文除戈、甗銘、鳥虫書外,與甲文之“田”同。
 殷商時期,在武丁時卜辭中有成語,曰“田”。殷商史說:
 甲子卜,,貞令田于□,葉王事。(7.3.2)
 戊子卜,□令□ 。(1433)
 “田”之,或作。如說:
 癸巳卜,賓,貞令眾人□入羞方田。
 貞勿令眾人。六月。(3510)
 “田”之,又或省去了 ,作,如說:
 戊辰卜,賓,貞令派田于。(2.37.6)
 □□派田于。(4.10.3)
 癸卯□,賓,貞囹田于京。(417)
 到武乙文丁時卜辭里,“田”的,變作;田字則作 。如說:
 貞王令多羌 。(1222)
 已巳,王□ 。(1221)
  者,郭沫若先生釋作“場之初文”,說:“此言 ,當卽筑場圃之事。”又以為卽是“說文的字”,意思是“比田也”。戴裔煊先生由說引申,釋為井田的井。楊樹達先生則釋為礦,以“圣”卽是“掘礦”。吳恩裕先生從其說,謂“甲骨文中有掘礦的記載”。胡厚宣卜辭中所見之殷代農業釋作田。
 今案 字,在武丁時成語中,分明都作“田”字;又武乙文丁時卜辭“多田亞”之田,也作,則其必為田字,當毫無可疑。
 土田農作之事,怎么叫作“田”“田”“田”或“田”呢?當要進而探究田上面一個字的意義。
 所以,甲骨文的者,都不過是一個字的不同寫法而已。
 (“田”前一字)徐中舒先生釋貴,我們覺得是正確的。先生說:“貴字篆作,其偏旁說文蕢字古文;汗簡遺字下引古孝經,其偏旁貴又作並與甲骨文為近。”
 今案貴田者,貴亦讀作潰。說文:“潰,一曰散也。”荀子·議兵篇楊倞:“潰,壞散也。”後漢書·劉陶傳李賢:“潰,爛也。”素問王冰:“潰,土崩潰也。”潰亦作隤,前引潰陷亦作隤陷可證。潰田者謂以鎛類田器鋤地,使土地崩潰散亂;土地崩潰散亂,則田間雜草自然就會除掉。貴田者,蓋猶言耨田。
 徐中舒云:“後世不知農田阡陌之形初本田獵戰陣之制,故說文云:……不確。”〔摘自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九章(二)〕
 【釋義】
 (一)耕地。曶鼎“曰:弋尚卑氒(厥)邑,田〔氒〕田。”此之兩“田”字,前為動詞,後為名詞。讀本:“此句意為:又說:一定要使這五個人住其原住的居邑,種其原種的田地。”
 (二)土地。五年琱生簋:“余老止,公僕(庸)土田多(),弋白(伯)氏從(許)。”从盨:“凡復友(賄)復友(賄)从田十又三邑。”神禹銘:“南夆(峰)(淵)百(陌)曲則(側)丘田。”
 (三)用為量詞,特指一定的農田面積。敔簋:“于五十田,于旱五十田。”裘衛盉“才(在)八十朋,氒(厥)貯(賈),其舍田十田。”此前一田名詞,後一田用為量詞。這裏之“田”是有一定面積,當指百畝之田。管子·乘馬:“四聚為一離,五離為一制,五制為一∽,二∽為一夫,三夫為一家。”周禮·考工記·匠人:“∽首倍之。”鄭玄:“田,一夫之所佃,百畝。”
 (四)通“甸(田,讀diàn)”,甸服,甸服內的諸侯。作冊令方彝:“令:舍三事令(命),眔(暨)卿寮、眔(暨)者(諸)尹、眔(暨)里君、眔(暨)百工、眔(暨)者(諸)侯:侯、田(甸)、男,舍四方令(命)。”大盂鼎:“隹(唯)殷邊侯田(甸),(與)殷正百辟,率肄(肆)于酉(酒)。”尚書·酒誥:“越在外服:侯、甸、男、衛、邦、伯;越在內服:百僚庶尹、惟亞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君。”楊寬西周史云:“所謂‘殷邊’卽指的‘外服’,‘侯田(甸)’也指的諸侯……從此可知,當時遷移到洛邑貴族中包括許多‘外服’的貴族,就是分封在外的諸侯及其所屬的貴族。”唐蘭說:“侯服的國家較大,侯是能射箭的武士,而甸、男兩服都是從事農業的,男的地位最低,貢賦也最重。這三邦諸侯國家,是隸屬於奴隸主王朝的主要組成部分。”
 (五)人名。“田乍(作)寶彝。”
 【字例】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7: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