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盂,飯器也。从皿,亏聲。”
【釋形】
盂,甲骨文
(甲2416),从皿,从于(
),于亦聲。金文或與甲文同,或增从升、或增从金。于有“迂”義,漢書·元后傳:“衣絳緣諸于”。註:“大掖衣也。”據之,于與“皿”會意,當是較之皿為大,卽大器皿。盂,為古代盛飯食、水的容器,侈口,深腹,圈足,有環耳。亦有少量為方形盂。
【釋義】
(一)盛水或飯器。虢叔盂:“虢弔(叔)乍(作)旅盂。”齊侯盂:“齊侯乍(作)朕子、母姜寶盂。”
(二)人名。大盂鼎:“令女(汝)盂井(型)乃嗣且(祖)南公。”此句是說:(西周康王)命你盂效法你的嫡祖南公。全文可知:周王命盂協助榮管理政治、軍事、刑罰,並輔佐周王治理天下四方。
【字例】
.JPG)
大盂鼎
.JPG)
師永盂
.JPG)
晉侯僰
馬方壺
.JPG)
.JPG)
滋 簋
.JPG)
匽侯盂
.JPG)
魯大司
徒元盂
.JPG)
蘇公作王
盂簋
.JPG)
鄀公平侯鼎
.JPG)
子
盆
.JPG)
西周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