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譽,稱也。从言,與聲。”
【釋形】
,金文从口,與聲。口,說文:“人所以言、食也。”口,有言義。故口、言在作偏旁時可通用,如金文“詠”字,詠尊銘作“詠”。叔夷鐘“”字,當是“譽”的本字,銘文亦假借為“與”義。集韻有“”字,訓為:“羊諸切(yí)。音余。噓,引重勸力者歌。”此字聲符“與”初文从“牙”、从,牙、口意近,口、言意近,由此推測,()、譽,應為(隸變作與)之加旁孳乳字。
【釋義】
(一)形容鐘樂之聲美。叔夷鐘:“卑(俾)若鐘(鼓)外內剴(闓)辟(闢),(譽)(譽)。”譽,玉篇:“聲美也。”詩經·周頌·振鷺:“庶幾夙夜,以永終~。”鄭箋:“譽,聲美也。”
(二)通“與(,讀yǔ)”。連詞,相當於“與其”。𦅫鎛:“侯氏易(賜)之邑二百又九十又九邑,(與)鄩之民人都啚(鄙)。”
【字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