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贏,有餘,賈利也。从貝,
聲。”
【釋形】
贏,金文从貝,从
(luó)會意,
亦聲。“
”,王國維謂象蝸牛之形。蝸牛,為一種陸生的軟體動物,有螺旋形扁圓的硬殼,頭部有對觸角。
與貝會意,表示“貝”類之水生物,如海螺、河蚌、蛤蜊等水生軟體動物,外有硬殼,泛可稱貝。一以取其活存的軟體(殼內之瓤肉),開之貝肉,可爲食物,一以其殼之貝,以表示珍貴之物,亦為貨幣。亦可説一物既有內囊肉食,又有外殼作貨幣,因以為獲得,亦有多得之義。如獲得,得到。辛棄疾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得生前身後名。”又獲取余利。左傳·昭公元年:“賈而欲~,而惡囂乎?”
【釋義】
(一)通“嬴”,姓。春秋時秦、徐、江、黃、郯、莒皆嬴姓國。庚贏卣:“王各(格)于庚贏(嬴)宮。”它銘多作“嬴”。鑄叔嬴氏簠:“
(鑄)弔(叔)乍(作)嬴氏寶
(簠)。”
(二)通“蠃(贏,讀luó)。”樂律名。
編鐘:“
擇吉金,鑄其反鐘,其音贏少則湯,龢平均
(諻)……”參“蠃”字條。(見1552頁)
【字例】
.JPG)
庚嬴卣
.JPG)
贏氏鼎
.JPG)
編鐘
.JPG)
編鎛
.JPG)
編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