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chóu讎)市流切(酬)

說文:“醻,主人進客也。从酉,壽聲。 醻,或从州。”

【釋形】

醻,金文从酉(酒),从夒,夒亦聲。象夒(表意與頁、人同)在取酒器形,加符象事。例獶,玉篇:“奴巧切(nǎo)”。音橈。集韻:本作“夒”,“或作獿、猱。”又集韻類篇:“奴刀切(nào)”。音。獿,唐韻:“女交切(náo)。”集韻:“尼交切。”音鐃。又集韻正韻:“奴刀切(náo)。”音。又獿,依集韻:本作“夒”。可證獶、獿本同字異構,例之夒、憂作構件亦同,故夒,此與“憂(yōu)”同,憂、州、壽三字同為尤韻幽部字,說文之“壽”聲,是易“夒”為“壽”、或又易為“州”表聲,是音同聲符更旁字。戰國金文爐器字右部應从壽,形已訛。應侯見工簋(甲)之“醴”字與鼎銘“醻”字形極相似,僅是醴之右半部之下从“舟”,卽為金文“履”字,是从酉,履聲。說文:“醴,酒一宿(熟)也。”其意亦與說文釋“醻”相近,可為之旁證。詩經·小雅·彤弓:“鐘鼓旣設,一朝酬之。”:“飲酒之禮,主人獻賓,賓酢主人,主人又飲而酌賓謂之醻。”

【釋義】

(一)同(,讀rǎo)。大盂鼎:“有(祡)(烝)祀,無敢()。”郭沫若唐蘭皆以字从酉,夒聲,與擾通,“是由醉酒而擾亂的專字。”說文:“獿,煩也。从手,夒聲。”隸變亦作“。”高鴻認為同醉。引尚書·酒誥:“文王誥教小子,有正、有事,無彝酒。越庶國,飲惟祀,德將無醉。”其說亦通。當是由進酒、勸酒引申之,其銘文末句,潘玉坤西周金文語序研究釋:“舉行祡、烝等祭祀活動不得勸酒肇事。”

(二)官名。鑄客爐:“(鑄)客為(集)醻為之。”集醻,官名。

【字例】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9: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