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金,五色金也。黃為之長。久薶不生衣,百鍊不輕,从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从土;左右註,象金在土中形;今聲。凡金之屬皆从金。,古文金。”
【釋形】
金,金文是個會意字,上部是個房舍之頂棚形,下一橫,本為支撐屋之橫梁卽A,與金文“舍”字上部同,或爲“舍”省,下从土,其堅畫與上之一橫相銜接致訛形似“王”,以、表示金塊。屋形表示貯存之庫,下部本从土(是土生金)、从、(金塊),會為土生之金意。漢書·食貨志:“∽有三等,黃∽為上,白∽為中,赤∽為下。”註:“白金,銀也。赤金,丹陽銅也。”顏師古曰:“金者五色:黃金、白銀、赤銅、青鉛、黑鐵。”
【釋義】
(一)銅。利簋:“辛未,王在,易(賜)又(有)事利金。”吳王光鑒:“吳王光(擇)其吉金。”曶鼎:“井弔(叔)易(賜)赤金(鈞)。”赤金,指紅銅。
(二)黃色。師簋:“叔(素)巿(),金黃(衡)。”詩經:·小雅·車攻:“赤芾金舄。”箋:“金舄,黃朱色也。”
(三)人名。金父鼎:“金父乍(作)弔(叔)姬寶鼎。”這是說:金父,為其夫人叔姬作用器。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