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yú玗)以諸切

說文:“余,語之舒也。从八,舍省聲。,二余也。讀與余同。”

【釋形】

余,甲骨文,从,从會意。上部表示兩面斜坡之屋頂,下部是“干”,卽木幹、棍作房屋的頂梁柱。金文或與甲文同、或下从“木”,此从干與从木意相同,均以木作柱,示茅屋用木柱支撐之。因房屋是本人、本家所居之處,故“余”初意用為第一人稱代詞;又因穴居之屋多了支柱,故有外余義。周生亞陳夢家認為方言第一人稱代詞“余”表示單數,到了金文、尚書,“余”仍保存了這些語法特點。西周金文中用為“余”意者而文獻多用作“予”。

【釋義】

(一)第一人稱代詞。我。卜辭:“癸亥卜,王貞:余从侯專八月。”(五、九、二):“自今余敢(擾)乃尖(小大)事。”何尊:“余其宅(茲)中或(國),自之()民。”初之君王、族長說話時,是用代詞“余”或“朕”,而“我”多用為指代族邦、相當于“我們”。

(二)通“馀”。空馀。大盂鼎:“余隹(唯)卽朕,小學(教)女(汝)。”余讀為,空

(三)地名。大保簋:“大保克敬亡遣,王永大保,易(賜)休余土,用茲彝對令(命)。”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余當是第一人稱代名詞,作器者自稱。”陳夢家解釋為“王使大保賜土于余土之地。”

(四)通“予(余,讀yǔ)”。,卽扶予,地名。三年余戈:“三年,余命(令)韓譙。”余,見“”字條(二)釋。

(五)通“徐(余,讀xú)”。國名。余大子鼎:“……余()大子白辰□乍(作)為其好妻□□。”僕兒鐘甲:“曾孫僕兒,余?斯于之孫,余茲之元子。”僕兒鐘丙:“曾孫僕兒,余跡[?]斯于之孫,……。”此春秋晚期銘,陳直案云:“兩鐘‘余’字,皆為‘徐’字之省文,因上文有‘余義楚之良臣’云云,‘徐儀楚’見左傳·昭公六年,現出土並有徐義楚祭耑,故定僕兒鐘確為徐。(“余義楚”家墨迻兄在五十年前,卽定為“徐儀楚”,駁阮氏“楚良臣余義鐘”之說極當。)據此‘僕兒’為徐國跡[?]斯于之孫’,‘之子’。”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8 14: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