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源辞典,字源查询,字源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chān覘)丑連切

說文:“,安步也。从廴,从止。凡之屬皆从。”
 【釋形】
 此收之金文隸變作說文(xǐ),“从辵,止聲。,徙或从彳”。,从彳,表示行,从止,卽趾。會為人行走遷徙之義,是說文之或體“徙”字。審之字从廴與从彳或辵是迥然有別的。此依金文編及舊釋收於“”字下。見“釋義”之後所附之釋。
 【釋義】
 1.xǐ斯氏切
 (一)徙,遷移、來到。德方鼎:“隹(唯)三月王才(在)成周,(徙)珷(武)王祼自蒿。咸,王易(賜)德貝廿朋。”郭沫若由周初四德器的考釋談到殷代已在進行文字簡化釋“”,是“延”字,義為“等候”。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征:“”字卽“延”,釋為“延長”。另見該字末附錄。
 (二),遷徙。保卣:“乙卯,王令保及殷東或(國)五(侯),兄六品。”“兄六品”,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云:“或釋誕荒六品,意為廢亡六國,或釋徙貺六品,意為遷徙民六族貺賜大保。”或讀誕,虛詞。
 (三)人名。:“(徙)乍(作)周公尊彝。”
 2.dàn徒旱切
 (四)通“延”。誕也。我方鼎:“我乍(作)禦且(祖)乙匕(妣)乙,且(祖)己匕(妣)癸,(誕)礿二母,咸。”王輝商周金文曰:同延讀為誕。爾雅·釋詁上:“誕,大也。”
 (五)“誕”。句首語气詞。曶鼎:“曰:于王參(三)門,□□木,用賣絲五夫,用百爰(寽)。”郭沫若謂:“卽中所習見之虛詞‘誕’字。”
 3.shì時吏切
 (六)通“侍”。呂方鼎:“呂于大室。”楊樹達曰:“此字當讀為侍,謂侍王於大室也。侍字从寺聲,寺从止聲,古文止不分,二字之音復相同,故金文假為侍也。”
 附:德方鼎之“”字,依金文編”字條下(0289號),收入于此。然涂白奎先生說何尊的“復……自天”及相關問題一文,認為德方鼎銘之“”釋為說文(古文為“徙”)字。案依說文”(xǐ)的或體作“”看,再從“徙”的甲文看,於此所收諸銘文字,金文作从彳,从止,如我方鼎保卣等字,實與說文”或作之“”為同,字从“廴”與所从彳、或辵是有區別的,此類字應釋為“”字。另見“”(192頁)。先生云:
 最早對此銘(指德方鼎)進行考釋的是郭沫若先生。郭沫若先生讀“”為“延”,據說文“安步延延也”解為等候義,從而將此銘解釋為“室在鎬京武王舉行春祭,成王因事在成周,未能親臨,故恭候其祭後之致福。”本文前引李學勤先生文承說而有所修訂[案:句讀見“釋義”之(一)],以為“”當讀“延”,是“進”的意思,“延福”意卽進福……
 “武王祼自”的句式為“……自”,它所表達的意思不外乎兩種可能,一是,王結束在“”地發生的某種行為而“”至成周;再者,王在成周,是將此前應該在“”地發生的行為“”至它處。而從本句的補助成分句“武王祼”來看,顯然是要將對“武王的祼祭”從“”地轉移至它處,由此亦可知句中的“”字讀作“”或“延”,釋作“等候”或“進”,都是不合適的。在西周青銅器銘中“”字的使用頻度還是比較高的,現在,我們選幾例前後文句比較完整、文義比較清楚的器銘試作分析。
 王令保及殷東國,五侯貺六品。
 

五侯卣(舊稱保卣)(集成5415)


 王朿伐商邑,令康侯鄙于衛。
 

沫司土簋(集成4059)


 井侯博戎,令臣諫□□□亞旅處于軧。
 

臣諫簋(集成4239)


 王在周,客新宮。王正師氏。
 

師遽簋蓋(集成4214)


 以上4例的“”,從句義及語气分析,有近乎“遂”“于是”的含義。
 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圖,省東國圖。
 

宜侯(集成4320)


 惟十又一月,井侯瓚于麥。
 

麥方鼎(集成2706)


 王各周廟,……邦賓尊其旅服。
 

小盂鼎(集成2839)


 王館氏 口太室,呂于太室。
 

呂方鼎(集成2754)


 此4例讀“”為延,以為延及、引進似乎可以成立。唯麥方鼎言“惟十又一月,井侯瓚于麥”之“”解作“延及”或覺突兀,但是聯繫到西清古鑒卷十三著錄的麥方彝“在八月乙亥,辟井侯光厥正吏,瓚于麥宮”句,問題就解決了。此二器所記當為一年之事。八月,王在麥宮已舉行了“瓚”事,十一月又“瓚”于之所,故言“瓚”,卽再一次“瓚”的意思。
 但是,以上“延及”“引進”“再一次”的意義都不能適用于德方鼎,因此需要對“”字另作解釋。我們此前的討論已結論:“自+某處(或某地)”的句式,與其相關聯的前置主要動詞(非用于補助成分的動詞)一定是表示空間轉換的動詞,或者說是處所轉換的動詞。如此,可以考慮說文·辵部把“”(案:說文本作)作為“徙”字或體的這一線索。說文云:“徙,迻也。”“迻,遷徙也。”“”的遷徙義可否適用于德方鼎呢,這可以結合何尊進行分析。
 德方鼎銘記“惟三月,王在成周,武王祼自蒿。”何尊銘云“惟王初遷宅于成周,復稟武王豊祼自天。在四月丙戌……”前銘記王于三月在成周,是為了將原本一直在(鎬京)舉行的對武王的祼祭禮遷移到成周附近的天室,這是王從鎬京來到成周;後銘記四月,王結束在天室對武王的祼祭禮後回到成周,二銘所言當為相關、連續的事類。但是,這種相關、連續的事類,並非如以前所誤解的是先在鎬京祼祭過武王之後又在天室再一次祼祭武王。(摘自考古與文物,2010年1期)此釋德方鼎之“”,讀為“xǐ”,義為遷徙。何尊之銘“復”,義為返回。謂上列之鼎銘句與尊銘句語法句式相同,卽所表現的句式為“自十某處(或某地)”,前述引了彔簋:“伯雍父來自胡”;保員簋:“公返自周”;應侯見公鐘:“王歸自成周”,等銘句式句意推導論之。此金文字形正合于說文”或作“”,今作“徙”字。另參“”字“釋形”。
 【字例】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0: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