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是物体被火烧干变成黑黄色。《说文》: “焦,火所伤也。”甲骨文写作 “” , 上边是只鸟, 下边是 “火” , 是古人观察火烤禽鸟得出的字义。 金文、 古玺文写作 “、 ” , 鸟形已向 “隹” (读zhuī)字发展(古文字中 “鸟、隹” 同义)。虽不如甲骨文直观,但基本字素未变。 小篆写作 “ 、 ” , 前者延续了甲、 金文的结构, 后者用 “雥”(读zá, 群鸟)表示森林起火, 火烧鸟群。 隶书(汉帛书等)写作 “、” , 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