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编》774页《战文编》791页《说文》250页《篆隶表》856页《隶辨》455页
象形字。金文像手伸出五指形。小篆为均衡笔画结构写作“
”,说文古文是六国异写文字,依稀可见手的影子。隶书逐渐将弧笔的五指拉成横画,完全脱离了象形字。楷书则更看不出手的样子了。《说文》:“手,拳也。象形。凡手之属皆从手。”段玉裁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本义是腕以下的指掌部分。《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引申作动词用,表示取。《诗·小雅·宾之初筵》:“宾载手仇,室人入又。”表示拿着,执持。《逸周书·克殷》:“武王乃手大白以麾诸侯。”“手大白”即“右秉白旄”;手,秉持也。又表示用手打击。《汉书·司马相如传》:“生貔豹,搏豺狼,手熊罴,足野羊。”又引申为亲手,亲自。《后汉书·隗嚣传》:“帝报以手书。”后借指为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宋书·黄回传》:“明宝启太宗使回募江西楚人,得快射手八百。”后来,“手”又引申出手艺﹑小巧的等多项意义,还用作表示技能﹑本领方面的量词。现在的“手”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作偏旁在左边时,写作“扌”,如排﹑拱﹑指等;在下部时,写作“手”,如拳﹑掌﹑挈等,凡从手的字大都与手和手的动作有关。(荆亚玲 蒋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