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ziyuan/pu/201502352m6m.png)
《说文》200页《古玺》246页《包山》154页《汉印徵》卷10,2页《银雀山》323页
形声字。从馬,奇声。战国文字中曾出现过两个简体,一是形旁馬或从简体(保留上半部,下部以两横画代之),一是声旁或径从可声(奇本从可声)。《简化字总表》规定“馬”作偏旁简化为“马”,故“騎”类推简化为“骑”。本义为跨马,骑马。《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擥辔。”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四:“今欲专士女于耕桑,习乡闾以弓骑。”引申为跨坐;乘坐。《庄子·齐物论》:“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又从本义引申为一匹马。这个意义读jì。《战国策·赵策二》:“赵地方三千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又引申为一人一马。这个意义也读jì。《文选·班固〈东都赋〉》:“千乘雷起,万骑纷纭。”唐白居易《卖炭翁》:“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孟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