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从皿,成聲。” 【釋形】 盛,甲骨文(合集18803)、(懷1267),从皿(皿:益以水滴,或粟粒之飾,示為容器),成聲。其成或為戌,戌、成形近,作構件每有互易。金文與甲骨文形同。 【釋義】 1.chénɡ氏征切 (一)裝盛。殳季良父壺蓋:“殳季良父乍敔姒壺,用盛旨酒。”曾伯簠:“用盛稻粱。”詩經·召南·采蘋:“于以~之,維筐及筥。” (二)人名。盛季壺:“(鄭)右□盛季壺。” 2.shènɡ承政切 (三)以邑為名,或通“郕”。若以“郕”釋,西周時始封之君為武王弟叔武封國,故址今山東寧陽縣東北。盛君縈簠:“盛(郕)君縈之御(、簠)。”左傳·隱公五年:“郕人侵衛,故衛師入郕。”杜預註:“郕,國也。東平剛父縣西南有郕鄉。”又為春秋魯邑。左傳·襄公十六年:“秋,齊侯圍郕。”杜預註:“郕,魯孟氏邑。”一說今山東濮縣東南,一說鄄城和鄆城間。何浩先生認為“盛君”之“盛”為地名,名“縈”的封君為楚人,但不是楚成氏之後,更不是成國國君。(見陳隆文向壽戈再考,考古,2008年第3期)案此說或許是。 (四)美盛,高尚的品德。胤嗣壺:“(德)行盛(旺),隱(差?)逸先王。”左傳·僖公二十九年:“節有度,守有序,~德之所同也。”周易·繫辭上:“日新之謂~德。” 【字例】
師同鼎
史免簠
殳季良壺
曾伯
盛君縈簠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