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pí疲)符羈切

說文:“皮,剝取獸革者謂之皮。从又,為省聲。,古文皮。, 籀文皮。凡皮之屬皆从皮。”
 【釋形】
 皮,代金文象人手執鏟皮用具之形,左部之鏟具上有鏟頭下有挑叉;金文鏟具或作、从又會意。左部,所說有異:林義光文源卷六:左“象獸頭角尾之形”,中“象其皮”,又字“象手剝取之”。一說象一把長柄平頭的鏟刀,刀柄的右側,是柄之鐵環,右部从又(手)。案:前說,是在剝獸之皮;後說是用器具在製作皮。由卣銘字證之,左部之象製皮革之鏟刀,其左下部帶有挑皮之杈更為象之。字上从“廿”,是由鏟皮器具之刃部演化而來;或是個指示符號,取與“革”之頭(上部),革乃本从辛,可謂“革”省形。徐鍇繫傳:“生曰皮,理之曰革,柔之曰韋。”此析言之,當是。剝其獸之皮,當是“生皮”,經“熟化”處理後,不免要用鏟刀進行處理其“熟化”時黏附于皮的殘物(油漬、熟化物),經處理可成柔軟之革。
 【釋義】
 1.pí符羈切
 (一)獸皮。九年衛鼎:“舍盠冒梯(羝)皮二,()皮二,(業)舃()皮二,朏帛(白)金一反(鈑),氒(厥)吳喜(鼓)皮二,……下(猳)皮二。”
 (二)人名。鑄叔皮父簋:“乍(作)鑄弔(叔)皮父(尊)(簋)。”亦為姓氏,三十一年鄭令:“(往)庫工帀(師)皮耴。”卿士樊仲皮之後。見風俗通
 (三)地名。皮氏銅牌:“皮氏大(鈴)。”史記·魏世家襄王六年,“取我汾陰氏。”在今山西河津
 2.bǐ甫委切
 (四)通“彼”。指示代詞。胤嗣:“茅獵,于皮(彼)新(野),其女(如)林。”尹鉦:“皿皮(彼)吉人(享)。”石鼓文·:“殹沔沔,烝皮(彼)淖淵。”
 【字例】
 


 

皮父乙卣


 


 

九年衛鼎


 


 

叔皮父簋


 


 


 


 

鑄叔皮父簋


 


 


 


 

尹鉦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2: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