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俗,習也。从人,谷聲。”
【釋形】
俗,金文从人,从谷,谷亦聲。谷,本為山谷之谷,是溝谷、夾道之意。溝谷、溝瀆一般是自然界高山之雨水長期形成。人的風俗、倫理亦是常此以往之習慣,禮記·曲禮:“入國而問∽。”鄭玄註:“俗,謂常所行與所惡也。”故字从谷,从人會意。
【釋義】
1.sú似足切
(一)習俗,習慣。.JPG)
尹鼎:“丩(糾)津涂俗。”駒父盨蓋:“南中(仲)邦父命
父卽南者(諸)侯
(率)高父見南淮尸(夷),氒(厥)取氒(厥)服。堇(謹)尸(夷)俗,
(遂)不敢不茍(敬)畏王命,逆見我。”王輝商周金文云:“‘堇(謹)夷俗’,意謂尊重夷之習慣,也就是對淮夷作一種安撫、友好的姿態……在西周一代對淮夷的關係中,戰爭是主要的,但也有在某種歷史條件下彼此和平共處的情形。”“李學勤亦讀堇為謹,但解為‘嚴禁’,俗則讀為欲。”
(二)人名。庚季鼎:“用左右俗父,
(司)
。”此俗父,亦卽師晨鼎之師俗父。
2.yì余蜀切
(三)通“欲”,誘導。毛公鼎:“康能四或(國),俗(欲)我弗乍(作)先王憂。”楊樹達謂俗讀為裕,云:“方言·卷三云:‘裕、猷,道也。東齊曰裕,或曰猷。’案道與導同,謂誘導,裕我卽誘導我也。”
(四)通“裕”,富饒、富足。
簋一:“邁(萬)年俗(裕)
(茲)百生(姓)。”詩經·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綽綽有裕。”毛傳:“裕,饒也。”國語·吳語:“身自約也,裕其眾庶。”韋昭註:“裕,饒也。”此裕與銘文“俗”語例同,同為使動句,使富足義。
【字例】
.JPG)
五祀衛鼎
.JPG)
師永盂
.JPG)
駒父盨
.JPG)
毛公
鼎
.JPG)
史密簋
.JPG)
簋一
.JPG)
徐
尹
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