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復 |
字源 | 復(fù付)房六切( 說文:“復,往來也。从彳,复聲。” 【釋形】 復,甲骨文 【釋義】 (一)返,返回。何尊:“隹(唯)王初 “復稟”之“復”,不應當釋作“還”或“再一次”。說文“復,往來也”,爾雅·釋言更通俗地解釋為“復,返也”。通俗地說,“復”的意思就是往某處辦完某事後返回。與復字相關或可互用的“复”字,說文釋為“行故道也”。卽復、复二字,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走回頭路”或“回來”的意思。而作為副詞使用,表示重復,則是後起引申義。 關於學界對此銘“復”字的誤解,陳福林先生在1991年第8期貴州社會科學發表的關於何尊銘文的幾點新補證文中已進行了指正。他根據說文對復、复的釋義以及先秦典籍、青銅器銘中“復”字的用義,明確指出“复(復)字無論是在先秦的古籍中,還是在金文中,其本意是一致的,都是返還的意思。”(引自考古與文物,2010年1期)此意又可見穆公簋蓋:“隹(唯)王初女(如)□, (二)歸還,收復,奪回。多友鼎:“衣(殷) (三)還給。曶鼎:“效[父]則卑(俾) (四)古國名。復公子簋:“復公子白(伯)舍曰薦新,乍(作)我姑登(鄧)孟媿 (五)副詞。相當于“再”。散氏盤:“復涉 (六)重。 (七)氏稱。復鼎:“復用乍(作)父乙寶 【字例】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