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yuè月)王伐切

說文:“戉,斧也。从戈, 聲。司馬法曰:‘夏執玄戉,殷執白戚,周左杖黃戉,右秉白髦。’凡戉之屬皆从戉。”

【釋形】

戉,甲骨文 ,象古兵器斧鉞形。金文或與甲文同,象長柄鉞;金文象大斧刃鉞形,或與“戊”同,作妣戉鼎,讀妣戊。本為“鉞”之初文。

【釋義】

1.yuè王伐切

(一)兵器,似大斧。虢季子白盤:“睗(賜)用戉,用政(征)()方。”曾伯陭鉞:“曾白(伯)陭乍(鑄)戚戉(鉞)。”文獻或作“鉞”。六韜·軍用:“大柯斧,刃長八寸,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鉞。”

2.yú羽俱切

(二)通“越”。史牆盤:“辳(農)嗇(穡)戉(越、或歲)隹(唯)辟。”李學勤先生曰:“·庭燎‘噦噦’,說文引作‘鉞鉞’,此處戉讀為歲。左傳·哀公十六年:‘年穀也’。”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云:“戉,越,讀為于”。(連劭名史牆盤銘文研究古文字研究第八輯)“‘越’訓於典籍亦有。尚書·大誥:‘肆予曷敢不越卬敉寧王大命?’此句可譯作:‘所以我怎敢不在我自己身上完成文王偉大的使命呢?’(周秉鈞白話尚書115頁,岳麓書社1995)而漢書·翟方進傳王莽所作大誥‘越卬’改為‘於身’:‘予害敢不於身撫祖宗之所受大命?’”一說讀為越,廣雅·釋詁:“治也。”讀為(歷),說文:“治也。”越歷同義連用,義為治理。亦有說讀為越,國名。此銘之“戉”釋義分歧。戉或讀為“歲”,金文作,其从“戉”,有釋為戉、歲古本一字。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