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梁 |
字源 | 梁(liánɡ粱)呂張切( 說文:“梁,大橋也。从木,从水,刅聲。 【釋形】 梁,金文从水,从刅(刃),刃亦聲。刅(為雙刃刀),此義同刃,本為會意兼聲字。疑源於稻粱之粱,故从水。依梁、粱二字看,一从木(大梁鼎字)、一从米,米與禾意近,作構件通用。禾,卽黍稷,木、禾同為植物,生存當離不開水,會為以刀斬木,卽為“梁”;以刀割禾,卽為“粱”。緣此而分化為二字。大梁鼎字增从“邑”,段玉裁說文註:“封域也,”是以字從意。 【釋義】 (一)國名。(1)周代諸侯國。嬴姓。周宣王時,封秦仲少子康于梁山,謂“梁伯”。故址在今陝西韓城。梁伯敔簋:“ (2)戰國時代,魏國之別稱。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從此魏也被稱為梁。二十七年大梁司寇鼎:“大梁司寇肖(趙)亡智 (二)氏名。梁其鼎:“ 【字例】 梁其鼎 梁伯敔簋 梁其鐘 梁姬罐 伯梁其盨 大梁鼎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