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盩,引擊也。从、攴,見血也。扶風有盩厔縣。”
【釋形】
盩,金文从皿(或血),从幸、从攴會意。幸,源于,象施于罪人手戴梏械之形;攴,表示鞭打之。亦可釋為从皿(血),从、亦聲,會意為从攴治幸,从血自幸出。史牆盤之“龢”,同墓所出鐘(丙)作“盭龢”,可證為增旁字。徐鉉依說文釋下部从“血”,云:“者,擊罪人見血也。”從金文形看,多數从皿。金文作構件皿、血往往混用。史頌簋字下部从“血”。
【釋義】
1.lì郎計切
(一)通“盭”,戾,美也。簋:“(肆)余以士、獻民,爯(稱)(戾)先王宗室。”廣雅·釋詁:“戾,善也。”稱戾,卽稱美。
2.zhōu張流切
(二)地名。旅鼎:“才(在)十又一月庚申,公才(在)(師),公易(賜)旅貝十朋。”,卽為太保出征的駐地。
【字例】
司土
幽尊
司土尊
簋
旅 鼎
史頌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