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蛕,腹中長虫也。从虫,有聲。”
【釋形】
蛕,西周晚期金文作,从,从友,友亦聲。,表示虫多;“友”,本義為二手相握與一起,此與“”會意,以示蛔虫之多,相連在一起。卽是寄生虫,如賈思勰齊民要術·養雞:“雞肉不可食小兒,食,令生∽虫。”有、友聲同聲旁更換:卽蛕。蛕亦作蚘。
【釋義】
同“蚘(,讀yóu)”。名號。曾中大父蛕簋:“曾中大父,乃用吉攸□□□自乍(作)寶(簋)。”陳直案云:“‘’卽‘蚘’字。……玉篇:‘蛕或作蚘。’廣韻:‘蚘,人腹中長虫也。’集韻:‘蚩蚘古諸侯號。’魚鼎匕:‘蚘’二字連文,蓋‘蛕、蚘’本為一字,後乃分為二字。本銘文‘曾中’字‘大父’名‘’,‘大’為人象,與人腹中長虫義正相合。‘大’當讀為本字,如‘子大叔’字‘游吉’,王引之解為大吉之例是也。”
【字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