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源辞典,字源查询,字源网">
【釋形】
,金文从邑,齊聲。商代金文“”,上部从,是金文“齊”之省形,說文:“齊,禾麥吐穗上平也。”下部从田是以字從意,田與邑意近,作構件意近相通,疑為“”之古文。戰國金文从邑、从齊,齊又與商金文上部之“齊”同,可以互證,當為之“”。
【釋義】
(一)古國名。曾侯乙鐘中(二)11號:“(贏)孠之,才(在)楚爲新鐘,其才(在)(齊)爲呂音。”文獻見史記·齊太公世家。
(二)氏名。右使車嗇夫鼎:“嗇夫(齊)。”炎帝姜姓之後,太公望姜子牙,受封營丘為齊國氏焉。
(三)通“劑(,讀jì)”。調配,調劑。六年代相吏微劍:“冶吏息(執)(劑)。”禮記·少儀:“凡羞有湆者,不以齊。”鄭玄註:“齊,和也。”此義後作“劑”。
【字例】
鼎
曾侯乙鐘
六年代相
吏微劍
嗇夫孫固神獸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