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形表》217页《上博五》147页《说文》118页《篆隶表》373页
形声字。从木,朱声。初文作“朱”,本义是露出地面的树根和靠近根部的部分,树桩(参见上“朱”字)。《说文》:“株,木根也。”徐锴系传:“入土曰根,在土上者曰株。”段玉裁注:“株,今俗语云桩。”《急就篇》卷四:“斩伐树木斫株根。”颜师古注:“枿栽(枿niè栽:立着的树桩子)曰株,树本曰根。”《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列子·黄帝》:“吾处也若厥株驹。”殷敬顺释文:“株驹,亦枯树本也。”引申为树木的量词,棵。《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斋前种一株松。”(冀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