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源辞典,字源查询,字源网">
說文:“,和也。从甘,从麻;麻,調也;甘亦聲。讀若函。” 【釋形】 ,金文从(或厤),从甘會意,麻(厤)亦聲。(以“林”為聲),或作厤、。其从厂,本表示山崖,亦可指山坡;或从田,或土;从林或秝;甘或从口,諸形會意為山崖陡坡生長之橋木,並結有果實,應是“櫪”的本字,卽櫟樹,有白櫟,麻櫟,从田、土與从厂意相因,从林或从秝,當可知之因該樹為有用之材木,且葉果均有用,因以為美好義。徐鍇繫傳:“,音歷(lì),稀疏勻調也。”說文:“麻,與同。人所治,在屋下。莫遐切(má)。”又“厤,治也。从厂,秝聲。郎擊切(lì)。”其實金文“麻(má)”,本不从林,與“”从“麻”還是有別的。金文字多从林之麻、从土、从甘。銘文常與蔑字合成“蔑(歷)”或“蔑某某曆”之詞,西周金文語序研究說,“據統計,同期蔑一詞(包括“蔑某”)的使用總數為三十五例(異器同銘者不重復計數)。”其所从“甘”隸變俗作“曰”卽“”“曆”。說文訓从甘聲,疑字初本不讀gān音。應讀從說文釋“厤”的音。文獻用例亦與“歷”同,今典籍皆釋為“历”的繁體字。其與“歷”字構形相類,但一从止(趾)、一从甘(口),表意本有別。 【釋義】 (一)通“歷(,讀lì)”,經歷之美好,引申為功績。保卣:“蔑(歷)于保。”大簋:“王在奠,蔑大曆。易(賜)苑(騂)(犅),曰:‘用啻(禘)于乃考’。”此言:王在鄭地,嘉獎大。賞賜給大用苑囿中豢養的“赤色的牡牛”,說:“用這頭牛祭你父親。”長甶盉:“長甶蔑,敢對(揚)天子不(丕)休。”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云:“‘長甶蔑’,當理解為長甶受到王的嘉勉,而不是自稱功歷。長甶受王命以輔弼者的身份到邢伯那里協助他舉行射禮(註引孫稚雛長甶盉銘文匯釋,古文字研究第13輯),有功而得到稱美。”另參見“蔑”字釋。 (二)人名。曆方鼎:“(曆)肈(肇)對元(德),考(孝)(友)隹(唯)井(型)。” 【字例】
保 卣
曆 盤
曆 簋
曆 鼎
小子卣
小臣簋
盤
六月大簋
友 簋
封 簋
敔 簋
屯 鼎
段 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