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聑,安也。从二耳。” 【釋形】 聑,甲骨文,从二耳,象人之左、右耳形。金文亦與甲文同,或為兩耳相向形。貼耳聽之以示安靜義。商金文或增从人構成“印”、或“及”合文。及,甲骨文作(後上23、3),象一人下肢被人抓住,聑及簋字的人形下部亦是。借體象形,兩耳長在頭部兩側表示帖著。段玉裁註:“二耳之在人首,帖妥之至者也。凡帖妥當作此字。”馬融長笛賦:“瓠巴∽柱,磬襄弛懸。”李善註:“聑,安也。”今以“怗”為之。 【釋義】 族氏名。聑婦尊:“聑婦()。” 【字例】
聑 爵
聑戈
聑竹爵
聑父辛鼎
聑埶爵
聑婦
尊
聑 簋
聑嘼簋
聑□觶
聑印倗鼎
聑印倗
三字合文
聑及簋
聑及合文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