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肈,上諱。”
【釋形】
肈,甲骨文、,从戶(門)、从戈會意,示用戈破開門戶為之始。其亦作,是“啓”之初文。金文、肈通用,肈从聿,聲。依說文之注音,是从肁、从戈,肁亦聲。肁,說文:“始開也。”或易“聿”為“”,表意為城郭,卽為闢城郭,亦與甲文从戶同,是以打開城門為之始。本義為始。說文另有肇,云:“擊也。从攴,肈省聲。”段玉裁說文註:“古有肈無肇。从戈之肈,漢碑或从殳,俗乃从攵作肇。”文獻皆作肇。
【釋義】
(一)始。長甶盉:“敢對揚天子不(丕)(顯)休,用肈(肇)乍(作)彝。”尚書·武成:“至于太王,∽基王跡。”
(二)圖謀。叔夷鐘:“女(汝)肈勄(敏)于戎攻。”不簋蓋:“不(其),女(汝)小子,女(汝)肈誨(敏)于戎工(功)。”詩經·大雅·江漢:“召公是似,肇敏戎公,用錫爾祉。”爾雅·釋詁:“肇,謀也。”一說肈、敏義近連用,指敏捷。
(三)起程。鐘:“王肈(肇)遹省文武堇(勤)彊(疆)土。”遹,爾雅·釋詁:“自也,循也。”郭璞註:“自,猶從也,又為循行。”肇遹,猶文獻之啟行。詩經·小雅·六月:“元戎十椉,以先啟行。”肇遹省,卽起程、出發循察,循視。
(四)端正。叔向父禹簋:“肈(肇)帥井(型)先文且(祖),共明德,秉威義(儀)。”國語·齊語:“比綴以度,本肇末。”韋昭註:“,等也(案卽齊);肇,正也。謂先等其本,以正其末。”金文之肈(肇),楊樹達說肇字無義。說是語气詞。
(五)人名。鑄子叔黑簋:“鑄子弔(叔)黑[]肈乍(作)寶(簋)。”此春秋早期銘,鑄國公子,名叔黑。
【字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