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語,論也。从言,吾聲。”
【釋形】
語,金文从言,吾聲。吾:金文从“二五”,从口;或以“二五”之省口,古璽文之“語”字作 。或釋為會意兼形聲字,吾,古文義為第一人稱代辭,我。其與言會意,以示彼言此語。卽相互之說為語。“言者直言,語音相應答”(徐鍇說)。配兒鈎鑃字,右部从“吾”形奇異,從余義鐘字看,“先人是語”與“後民是語”,其“語”用例相似,故應為“語”字。
【釋義】
(一)話語,言論。或為諺語。中山王鼎:“於虖(嗚呼),語不(發、廢)(哉)!”孟子·萬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也。”又“~云:盛德之士。”註:“語者,諺語也。”
(二)通“敔(語,讀yù)”。捍禦。余義鐘:“孫(子孫)用之,後民是語(敔)。”
【字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