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編云:“說文所無。孫詒讓謂當為擾之異文。”
【釋形】
,金文从頁,从
。其从頁本源於“猴”之象形,猴性好動撓腮,便以“夒”表示,說文訓奴刀切(nāo)。說文之“
,煩也。从手,夒聲。而沼切”。其與奴刀切音同。因猴善動手爪,後演化爲从手、从憂作“擾”。俗又作撓,説文訓奴巧切。金文克鼎字从頁,逨盤字右部形與毛公鼎之“憂”字形近,可證此之頁亦猶之“憂”,故以“憂(yōu)”爲聲,“憂”“擾(rǎo)”初本一字。
【釋義】
通“柔(
,讀róu)”。安撫,懷柔。克鼎:“
遠能
(埶,邇)。”
盤:“
朕皇高且(祖)新室中(仲),克幽明氒(厥)心,
遠能
,會
(召、詔)康王,方褱(懷)不廷。”廣雅·釋詁一:“擾,柔也。”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左傳·文公七年:“服而不柔,何以示懷?”杜預註:“柔,安也。”
【字例】
.JPG)
克 鼎
.JPG)
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