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本义是两扇门之间的缝隙。古文字写作“閒” 。金文1-2作“
、
” 。 由 “门” 、 “月” 两个字组成, 会意关上门后可以从门缝中看到月光进入屋内,说明两扇门之间有间隙。《说文》: “閒,隙也。从门从月。”金文3和“说文古文”也写作“
、
” , 由 “门”和 “外”两个字组成, 即从内见外, 仍会意门有间隙。 小篆写作 “
” , 隶书随之写作 “
” 。 后来将“月”讹做 “日”写作 “間” ,但字义不变。“閒”字在仍表示 “间” 的同时,与 “闲”字混用。“闲”表示清闲。《说文》: “闲,阑也。”意思是挡在门口的木栅栏。金文、小篆分别写作“
、
” , 都是在门前有木制遮挡物的会意字。
![](Images/zgxxzdd/R201211015.0272.69[05e6e915e1b8].jpg)
![](Images/zgxxzdd/R201211015.0272.70[69690422c2ca].jpg)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