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金篆》702页《说文》210页
会意字。从二火,会大火之意。本义为火光上升,读作yán。《说文》:“炎,火光上也。”《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可泛指焚烧。《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由焚烧引申为热﹑极热,如“炎热”﹑“炎夏”;由热喻指炙手的权势。“炎”还假借指炎症,即身体某部分发生红﹑肿﹑热﹑痛等的症状,如“肝炎”﹑“脑炎”﹑“伤口发炎”。又读作yàn,义指火光﹑火焰,这一意义的“炎”后作从炎﹑臽声的“燄”。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炎﹑燄,古今字。”商周甲骨文﹑金文中用为人名或地名,字形为上下两“火”,以后结构﹑字形与甲骨文一脉相承。(郭小武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