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集腋成裘
字源

集腋成裘

“集”的原来是狐狸的腋毛

“集腋成裘”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集了许多腋毛制成毛皮衣服,比喻积少成多,集众资而成一事。“腋”指腋毛,而且在这个成语中专指狐狸的腋毛。

“集腋成裘”一语出自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慎子所著《慎子》一书。在《知忠》篇中,慎子写道:“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在别的版本中,这句话也写作:“狐白之裘,盖非一狐之腋也。”狐裘是古代社会上层人士的服饰,《诗经》中屡有“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取彼狐狸,为公子裘”“君子至止,锦衣狐裘”的诗句,朱熹解释说:“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

《礼记·玉藻》篇中载:“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狐狸只有腋毛是纯白的,因此这一部分皮毛最为贵重,为国君所服。古人所穿的“裘”就是皮衣,跟今天不一样,今天往往是把有毛的一面穿在里面,而古人则是把有毛的一面穿在外面,这是因为只有把毛显露在外,才能看到毛的美丽的色泽。在行礼或者见宾客时,“裘”的外面必须加一件罩衣,称作“裼(xī)衣”,否则会被视作不敬。裼衣披在肩上,但是无袖,以便露出里面的“裘”的颜色。

裼衣和裘的颜色还要搭配。《论语·乡党》中记载了相关的规定:“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缁(zī)衣”,黑色的衣服;“麑(ní)”,幼鹿。黑色的衣服配黑色的羔羊皮衣,白色的衣服配白色的幼鹿皮衣,黄色的衣服配黄色的狐狸皮衣。相应地,国君的狐白裘要配彩色的锦衣,对比鲜明。

在古代中国,狐狸是非常神秘的动物,狐皮当然也就非常珍贵,古人甚至认为“狐皮出天外”,也因此而有“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的俗语。白居易有诗“柔如狐腋白似云”,吟咏的就是狐白裘,柔和白是其最明显的两大特征。“集腋成裘”这个成语,当然也就顺理成章地用狐狸的腋毛来作比。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裘装对镜》,清代宫廷画师绘,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共十二幅,又称《雍正十二美人图》,这是其中一幅。画面上仕女身着宝蓝裘装,领口袖口露出里面的红袄,腰间佩玉,一手搭于暖炉上御寒,一手持铜镜,神情专注地对镜自赏。画中背景是一幅行草体七言诗挂轴,落款为“破尘居士题”。“破尘居士”是雍正皇帝为雍亲王时自取的雅号。左侧有半扇窗,透过窗纱可见青竹一丛,窗台上有一盆水仙。室内装饰布置十分考究,仕女服饰与周围器物色调呼应,无不与季节协调,显出主人的富贵雅致。宝蓝裘装的雪白里子,不知是不是狐白裘呢?此画造型生动准确,笔致工细严谨,为仿宋代前期院体画画风。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0: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