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汤 |
字源 | 汤 太阳照耀的天然温泉温液汤泉,黑丹石缁 ——张衡 ![]() A ![]() B ![]() C ![]() D “汤”在今天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都当饮食讲,比如菜汤、煲汤等,不过日本文化仍然承继了“汤”的本义“温泉”,而且直到今天还把公共浴池称作“汤屋”。 汤,金文字形A,这是一个会意字,左边是流动的泉水,右边是“昜”,“昜”是“阳”的古字,即太阳,表示经由太阳照耀而来的天然的温热。因此这个字形就会意为天然的温泉。古代传说中的日出之地就名为“汤谷”,可见太阳和“汤”的关系。金文字形B,右边的太阳还发出了光芒,进一步突出了被太阳照耀而变得温热的含义。小篆字形C,楷书繁体字形D,都和金文没有任何区别。简化后的简体字将右边的“昜”加以简化,完全看不出太阳照耀的原始含义了。 《说文解字》:“汤,热水也。”这其实是引申义,是从温泉的本义引申而来。古时把温泉称作汤井、汤泉、温液,张衡《东京赋》中有云:“温液汤泉,黑丹石缁。”“温液”“汤泉”都是形容温泉,“黑丹”指黑色丹砂,“石缁(z~)”指黑色石头,都是祥瑞之物。 “汤”由本义引申为热水,尤其是指滚烫的热水或者开水,这跟太阳照耀的意象相关。孔子曾经有过这样的名言:“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看到善,就要担心自己赶不上它;看到不善,就要像把手伸到滚烫的开水中一样赶紧躲开。可见这“汤”的温度之高。 有一个常用的成语“固若金汤”,从中更可见“汤”的滚烫之意。这个成语比喻坚固的防御工事,但是“金汤”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可以比喻坚固呢?原来,“金汤”是“金城汤池”的缩略语。金属铸就的城墙当然坚固无比,是为“金城”;“汤池”是灌满了滚水的护城河。无水的护城河叫“隍”,有水的护城河叫“池”。《汉书·食货志》中说:“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班固借用神农氏之口说:即使有高达十仞(八十尺)的石头城墙,百步那么广的“汤池”,百万带甲的兵士,可是如果没有粮食的话,这座城最终还是不可能守得住的。 《礼记·王制》中有这样的规定:“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按照夏代的规制,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称为“王畿”,四海之内分为九州,其一为畿内,由天子亲自管辖,“王畿”和“畿内”又称作“县”,此之谓“天子之县”。方伯朝见天子的时候,要在“天子之县”的范围之内,设置供住宿和汤沐的场所,郑玄解释“汤沐”之礼:“给斋戒自洁清之用。浴用汤,沐用潘。”这是因为朝见天子事先要斋戒,还要沐浴,以示洁净。有趣的是,洗身体的“浴”要用“汤”,即热水;洗头的“沐”要用“潘”,即米汁。后来又把国君、皇后、公主等皇室成员收取赋税的私邑也称作“汤沐邑”。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