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步 一步两个脚印

拾级聚足,连步以上 ——《礼记》

今天人们挂在嘴边的一步、两步、步行等常用语,无非是泛泛而言,但古人造字,一字一义,精准到令今人无法想象的程度。

步,甲骨文字形A,向上的这一撇表示大脚趾,因此这是两只左脚。可是,两只左脚怎么能够一前一后行走呢?因此有人认为这是卜辞初创时期的不成熟写法,但甲骨卜辞中有好多例这样的写法,古人再粗心也不会连脚的方向都弄反吧?那么两只左脚的写法一定有其原因,容后详述。

步,甲骨文字形B,上面一只左脚,下面一只右脚,这是卜辞中最为常见的写法。甲骨文字形C,两旁添加的字符表示十字路口,人在路上行走。金文字形D,脚掌填实,写这个字的人一定非常富有童趣!金文字形E,有没有感觉是很胖的两只脚?小篆字形F,定型为上下两个“止”,“止”就是左脚的象形,下面则是倒写的“止”,因此绝不能多一点误写成“少”。

《说文解字》:“步,行也。”用两只脚一前一后来表示行走之意。古人造字之精细就在这里呈现出来了:一定要两只脚都迈出去才能叫“步”,因此“步”的字形中才会有两只脚;只迈出一只脚称“跬(kuǐ)”。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说的一步,古代称“跬”;现在说的两步,古代才称“步”。因此今天的日常俗语“一步一个脚印”其实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一步两个脚印”。

这是日常生活中的“步”;去别人家里做客,要登台阶进入堂中,登阶之礼则又不相同。这一登阶之礼就是人们熟知的“拾级而上”。据《礼记·曲礼上》载:“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步以上。”“让”指主客相互揖让。

什么叫“拾级聚足”?郑玄注解说:“‘拾’当为‘涉’,声之误也。级,等也。涉等聚足,谓前足蹑一等,后足从之并。”前脚踏上一级台阶,后脚跟着也踏上同一级台阶,两脚相并。什么叫“连步以上”?郑玄注解说:“谓足相随不相过也。”后脚紧随前脚,不能超过前脚,如此一级一级上堂。

“拾级”之“拾”,今天注音为shè,就是根据郑玄的注解而来。不过,颜师古在《匡谬正俗》中写道:“拾者,犹言一一拾取。”这一解释更为合理,所谓“拾级”,就是将面前所登的台阶一级一级地拾取,多么形象!

由于“拾级”是古时特有的登阶之礼,因此只能说“拾级而上”,不能想当然地说“拾级而下”。

现在就可以明白了:甲骨文字形A中两只同方向的脚,描述的正是“拾级而上”的登阶之礼。走路的时候,每迈出一只脚,都在另一只脚的前面,但登阶之礼要求的却是两脚必须相并。一只脚登上台阶,另一只脚并拢,对登阶而言,仍然还处在同一层台阶之上;只有再抬起一只脚登上上面一层台阶,才算是登上了两层台阶,才算是完成了“一步”,这就是“聚足”之后“连步以上”的道理。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