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魂飞魄散 |
字源 | 魂飞魄散“魂”为何会“飞”?“魄”为何会“散”?“魂飞魄散”这个成语是形容人惊恐的样子,那么,“魂”和“魄”分别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魂”会“飞”,而“魄”只能“散”呢? “魂”是形声字,从鬼云声,指古人想象中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即灵魂。既然可以离开人体,当然就可以“飞”了。 “魄”也是形声字,从鬼白声,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既然依附于人的身体,人死的时候当然只能“散”了。 古代中国的阴阳理论也反映在“魂魄”身上。《说文解字》:“魂,阳气也。”“魄,阴神也。”《左传·昭公七年》说得更清楚:“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意思是说人一生下来就具有了“魄”,有了“魄”之后才有“魂”;“魄”相当于人的形体,所以有“体魄”“魄力”这样的词描述人的身体;而“魂”相当于人的精气,所以有“精魂”“鬼魂”这样的词描述人死后的情景。 简单地说,“魄”就是人的身体,“魂”就是人的灵魂。人死了“魄”就散了,“魂”也就可以远远地飞走了。 “魂”和“魄”都以“鬼”为形,那么“鬼”到底是什么东西?《说文解字》:“鬼,人所归为鬼。”把“鬼”和“归”混为一谈,但是却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二者一体。且看《礼记·祭义》的解释:“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这个说法跟基督教的《圣经》惊人地相似,《圣经》上说:“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鬼”和“神”也有区别,而且区别巨大。同样是《礼记·祭义》中的解释:“气也者,神之盛也;魂也者,鬼之盛也。”“鬼”和“神”的区别就在于活人有气,死人有魂;活人有气因此叫“神气”,死人有魂因此叫“鬼魂”。 还有一个成语叫“失魂落魄”,跟“魂飞魄散”的用法一样:“魂”可以飞,飞得太远了就找不着了,故曰“失魂”;“魄”是人的身体,飞不到天上去,只能在地面上玩,玩不好就“落魄”了。 ![]() 《元曲选》插图『迷青琐倩女离魂』,明代臧懋循编,明万历时期刊本。 《倩女离魂》(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是元杂剧中优秀的爱情剧,元代郑光祖撰,辞藻俊美,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剧情出自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讲的是张倩女与王文举的浪漫故事。二人原是指腹为婚,王文举长大后应试途经张家,倩女之母嫌文举功名未就,不许二人成婚。文举只得独自上京应试。倩女忧思成疾,她的魂灵竟悠然离体,追赶文举,一同赴京,相伴多年。文举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携倩女回到张家。当众人疑虑之际,倩女魂魄与病躯重合为一,遂欢宴成婚。剧中,离魂的倩女与病卧在家的倩女表现如同两人:一个无视礼教,热情如火;一个凄楚幽怨,病体恹恹。显然后者才是当时女性的真实处境。离开躯体,冲破枷锁,大胆追求幸福,尝过这种自由滋味的倩女之魂一旦回归拘谨的身体,不知作何感想。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