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疆 用弓来度量相邻的两块田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诗经》

A

B

C

D

“疆”这个汉字,今天使用的义项主要是疆界、边疆、疆场,总之都跟边界有关。不过,这个字被造出来的样子及其演变,甚至包括最常使用的“疆场”一词,都有着非常有趣的丰富的变迁内容。

“疆”最初写作“畕”,甲骨文字形A,一望可知,这是两块田相邻之形。甲骨文字形B,左边添加了一张弓。金文字形C,弓的形状更是栩栩如生。徐中舒先生在《甲骨文字典》中解释说:“古代黄河下游广大平原之间皆为方形田囿,故畕正像其形。从弓者,其疆域之大小即以田猎所用之弓度之。”

疆域的大小为什么会用弓来度量呢?这是因为最原始的计量土地长度和面积的方法肯定是用脚步,一般而言六尺为一步,周代之后就一直沿用下来;而古人田猎,弓又是最常携带的必备工具,古制弓的长度就是六尺,与步相应,因此“步”和“弓”两种计量名称相互通用。

疆,金文字形D,下面又添加了一个“土”,其实属于画蛇添足之举。但无论如何,这个字形最终成为直到今天使用的定型汉字。《说文解字》:“畺,界也。从畕,三其界画也。”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一书中总结道:“以造字言,畕为最初古文,其后增体为畺,复增为疆。今则疆行而畕畺并废矣。”

我们今天使用的“疆场”一词,指战场,其实是一个误用了数百年的词汇。“疆场”之“场”属于错别字,本字是“埸()”,右边从“易”,而不是繁体字的“場”。

“场”和“埸”有着重大的区别:“场”的本义是整理好的平坦的空地,比如现在很多农村还能够看到“扬场”的景象,把禾穗上打下来的谷粒运到空地上,用木锨铲起来簸扬,借风力吹去尘土和谷壳,在平坦的空地上簸扬,故称“扬场”;而“埸”的本义是田界。

大的田界称“疆”,小的田界称“埸”,“疆埸”连用则泛指田界。如果按照今天的用法写成“疆场”,词义就无法成立。《诗经·小雅·信南山》是一首歌颂周王室祭祖祈福的诗篇,其中有两句是对农业生产的详细描绘,同时也可以看出“疆埸”这个称谓所表达的准确含义:“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意思是指田地的疆界整整齐齐,小米和高粱则生长茂盛。“中田有庐,疆埸有瓜。”田地中间有看守者的庐舍,田地的边界种的有瓜果。

“疆埸”因为指田界,于是顺理成章地引申为国界。《左传·桓公十七年》载:“于是齐人侵鲁疆,疆吏来告,公曰:‘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姑尽所备焉。事至而战,又何谒焉?’”

齐国入侵鲁国边境,鲁桓公说:“边境之事,谨慎防守自己一方,以防备发生意外。姑且尽力防备就是了。敌人进攻就战斗,又何必来报告呢?”

“疆埸”既为两国边境,当然容易发生战事,因此“疆埸”又引申为战场。直到唐宋,指代战场的从来就是“疆埸”一词,比如杜牧《为中书省门下请追尊号表》:“今陛下用仁义为干戈,以恩信为疆埸,所求必至,有斗必先。”大约从元代开始,出身市民阶层的作家们开始眼花,把“埸”字误看作“場”字,“疆埸”遂一误而为“疆场”,一直误用到了今天,可发一叹!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4: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