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嗇,愛濇也。从來,从。來都而藏之。故田夫謂之嗇夫。凡嗇之屬皆从嗇。,古文嗇从田。”
【釋形】
嗇,甲骨文 (人3119)、 (鐵242、2)、 (餘16、1),从來或从二禾,來、禾意為麥黍,从(或田),會意為收獲莊稼歸入于倉(廩)。金文多與甲文同,或从來訛作形近“朿”,戰國金文下从,訛作从“目”。朱駿聲通訓定聲:“此字本訓當為收穀,卽穡之古文也。”古文嗇、穡一字。許訓嗇為“濇”,非本義。
【釋義】
(一)收獲穀物。史牆盤:“農(牆)戉(鉞)。”、(嗇)成對文。戉,卽鉞,此指農具,農鉞,是農夫之農具,句意為農夫用農具收獲穀物。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嗇、,云:“从來,从,……或又从秝,从田,會田禾成孰可收嗇之意。”此釋嗇、一字。裘錫圭史牆盤銘文解釋釋為稼,義亦與“穡”通。連劭名史牆盤銘文研究:戉,卽越(讀為子),,苗。“農嗇(穡)戉(越)”,意思是勉力從事農業生產。左傳·襄公九年:“其庶人力于農嗇。”杜預註:“種曰農,收曰嗇。”禮記·郊特牲:“蠟之祭也,主先~而祭司~也。”孔穎達疏:“種曰稼,斂曰嗇。”引申為農事。史記·殷本紀:“舍我~事。”
(二)貯嗇,糧倉。沈子它簋蓋:“乃沈子妹克蔑見()于公,休沈子肇(狃)(貯)(嗇)。”銘文選譯:“沈子甚能合于公心,公賜給沈子地方的糧倉。”文獻或作“穡”。詩經·小雅·信南山:“獸孫之穡,以為酒食。”(穡:指收獲的糧食。)或意為“積”,貯積。
(三)人名。匜:“今女(汝)亦旣又(有)卩誓,尃、、嗇、、(造),亦(茲)五夫亦既卩乃誓,……”尃及之後的四字皆為人名,是出庭作證的一方。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