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國,邦也。从囗,从或。” 【釋形】 國,甲骨文、,从口,从戈會意,戈亦聲。从口,依甲文三十多例的形體均作口舌之口,無作“□(wéi)”者。金文較甲文以形表意更顯。从(或),从戈。口,表示人口(亦卽指人);,表示地域范圍;戈,兵器,亦泛指衛兵、軍隊。一個地域、區域范圍內的土地,人口,以武器(軍隊)守衛、保衛,可為國家之義。遂之又增之匚,表示疆界,區域之內的土地、人口,以武器守衛之;或又變作囗,亦與匚同,卽是説文云:“象國邑”。金文或又增“邑”旁作“”(師簋),表示以戈守城,義為國都。卽或、域、國初本為一字。 【釋義】 (一)國家。中甗:“王令(命)中先省南或(國)(貫)行,(藝)(居)在(曾)。”彔尊:“淮尸(夷)敢伐內國。”蔡侯鐘:“建我邦國。”左傳·隱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之一。”詩經·大雅·烝民:“邦~若否,仲山甫明之。”周禮·天官·太宰:“太宰,掌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註:“大曰邦,小曰國。” (二)氏稱。國差:“國差(佐)立(蒞)事歲”。國之姓氏,太公之後,齊有國氏,世為上卿。宋有國卿。見姓苑。 (三)地名。在今山東淄博。國楚戈:“國楚造車戈。”四年昌國鼎:“昌國。”史記·樂毅列傳:“封樂毅於昌~。號為昌~君。”正義:“故昌國在淄博州縣東北四十里也。” (四)商國,卽宋國。距末:“用差商國。”列子·仲尼:“商大宰”。釋文:“商,宋國也。” 【字例】
尊
保 卣
彔 尊
彔 卣
毛公鼎
王孫鐘
距末
國差
蔡侯鐘
鼎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