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炎 |
字源 | 炎(yán沿)于廉切 說文:“炎,火光上也。从重火。凡炎之屬皆从炎。” 【釋形】 炎,金文从二火上下相疊形,意為火光上升。尚書·洪范:“水曰潤下,火曰∽上。” 【釋義】 通“郯(炎,讀tán)”。古國名。召尊:“隹(唯)九月,才(在)炎(郯) 又作冊夨令簋:“隹王于伐楚,白(伯)在炎。”郭沫若謂“炎當卽春秋時郯國之故稱”。楊寬說:“這是主張楚原是淮夷,原在淮水下游,後來西遷的。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二)(考古學報第10冊)也有同樣的看法,並舉出逸周書·作雒解‘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國’作為旁證,認為楚卽是熊氏之國,郯卽是譚,在今山東章丘龍山鎮。”商末龍山鎮為譚國之都邑。楊寬引作雒解、史記·周本紀,又齊世家、魯世家等文獻有關所載,云:“夨令簋所說的‘隹王于伐楚白(伯),才(在)炎’的炎,肯定也不是郯或譚。”此西周史所說,可未見說具體所在地望。 【字例】 召 尊 召 尊 作冊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