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遄,往來數也。从辵,耑聲。易曰:‘事遄往’。”
【釋形】
遄,金文从辵,从耑,耑亦聲。耑(以隸變所作),本由上从之“玉”串形,下从之“貝”,卽為“”義。遂演化成从耑,遄,从“辵”,表示行走義,因“”,表示為一種貨幣義,以字從意增辵旁,殆緣由貨幣交換、交往,因以引出往來義。周易·損卦:“已事遄往。”因字从辵,故後分化以“往來”為義,銘文用為表示一種貨幣。讀huǎn音。參見“”字條。
【釋義】
(一)一種貨幣的名稱。楚簋:“內史尹氏冊命楚赤(環)巿()旂,取遄五寽(鋝)。”番生簋蓋:“取廿寽(鋝)。”以上兩銘,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云:“句型相同,數量短語前的字,字形雖有‘遄’‘’之別(簋作‘’),表達的意思應該是相同的。銘文選認為它‘是金屬稱量貨幣的名稱’。”“銘文中與‘鋝’連用最多的無過於‘遄()’(計八例),由此筆者推想,凡言若干鋝而不言其所標示之物時,都省略了遄()。”案“遄”讀為“”,參見“”字條。
(二)人名。遄鼎:“遄乍(作)且(祖)丁(尊)彝。”遄,是祖丁之孫子。
【字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