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柳宗元)

汉字身世小档案

■ “朵”的小篆字形是花实下垂的样子。

■ “朵”可以引申出两旁的意思,因此正楼两侧的楼称作“朵楼”,大殿的左右走廊称作“朵廊”。

■ “朵”跟“颐”连用,就是指鼓着腮帮子大嚼特嚼食物,因此必定是美食。

“朵”是个后起的字,小篆字形❶,这是一个象形字,下面是“木”,上面像花朵的形状。《说文解字》:“朵,树木垂朵朵也。”段玉裁解释道:“凡枝叶花实之垂者皆曰朵朵。”既然是花实下垂的形状,那么花儿当然就可以称为“花朵”了。

至于“耳朵”这一称谓,可作两种解释:一是耳垂下坠的形状跟花实下垂的形状相似,“树木垂朵朵”的说法可以径自改为“耳垂朵朵”,故称“耳朵”;一是花实下垂在树木旁边,因此“朵”字引申出两旁的意思,比如古人将正楼两侧的楼唤作“朵楼”,大殿的左右走廊唤作“朵廊”,均属这样的用法,耳朵刚好位于头部两旁,故称“耳朵”。

“朵”还可以用作动词,意思是“动”。这是因为花实累累下垂,轻风一吹就会随风拂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黄帝四经》一书,其中《十六经·正乱》一文中写道:“我将观其往事之卒而朵焉,待其来事之遂形而私焉。”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将要考察蚩尤过去的所作所为而采取行动,静待蚩尤将来坏事做尽再配合采取的行动。这里的“朵”就是动词。

最奇特的是,“朵”和“颐”这两个字居然可以结合在一起!比如有“大快朵颐”这个词,意思是大饱口福。

“颐”的古字写作“臣”,也就是“颐”字的左边一半,金文字形❷,这是一个象形字。段玉裁说:“横视之,则口上口下口中之形俱见矣。”这是咧开嘴笑时下巴的样子,不过画的时候把宽下巴竖起来了,里面的两个黑点代表牙齿。如果说金文字形还不是十分形象的话,那么我们以小篆字形❸,可以看得很清楚:横过来看,上面是嘴巴的形状,下面往下凸起的部分是下巴,因此“颐”的本义就是下巴。

颐,小篆字形❹,右边添加了代表头的“页”,变成了一个形声字。

有一个成语叫“颐指气使”,意思是:不说话,光用下巴示意对方或下属如何如何做,傲慢的样子多么形象!还有“解颐”,意思是开颜欢笑,高兴得下巴都张开了。不过古时候的下巴包括口腔上下两部分,即上颌和下颌,而今天更多的是仅仅指下颌。咀嚼食物的时候,上下颌要共同运动,因此“颐”这个字就跟饮食扯上了关系。《周易》第二十七卦叫“颐”卦,通篇讲的就是饮食营养的养生之道,其中出现了“朵颐”一词:“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灵龟用于占卜,因此非常珍贵,用来比喻财宝。“朵颐”即鼓动下巴或腮颊咀嚼食物。这一卦是劝谕之辞,意思是:你不爱惜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反而舍弃自己的财富,艳羡地来看我鼓着腮帮子吃东西,这就十分凶险了!

柳宗元有诗:“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芰(jì)实就是菱角。不张开下巴和嘴巴,菱角怎么能够吃进嘴里?这几乎是量身定做,专门用来解释“朵颐”的一句诗!鼓着腮帮子大嚼特嚼的必定是美食,因此“朵颐”一词又引申为向往、馋羡的意思。明代文学家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一书中曾经描述过一个官位空缺的有趣场景:“辛丑年,浙江吏部缺出,朵颐者凡数人。”用“朵颐”来形容觊觎官位的猴急模样,实在是太形象了!仅仅“朵颐”还不过瘾,古人又在前面加上了一个程度更深的“大快”,非常快活,那么这顿盛宴一定是大饱口福了!

“颐”跟饮食的养生之道扯上关系之后,又引申出保养的意思,比如颐神(保养精神)、颐年(保养延年)、颐老(养老)、颐养天年。又比如颐和园,就是取“颐养冲和”之意。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4: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