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祥 |
字源 | 祥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 汉字身世小档案 ■ “祥”是一个会意字,像一个放在祭台上用于祭祀的羊头,会意为用羊作祭品来祭祀。 ■ 古时候,不管是吉兆还是凶兆,都称作“祥”。 ■ 《仪礼》中有大祥、小祥的规定,是父母死后不同时期举行的祭礼。 ![]() “祥”这个字今天统统当作吉祥、祥瑞、安详的意思,但是在古代却大有不同。 祥,金文字形❶,这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的字,像放在祭台上的一只羊头,会意为用羊作祭品来祭祀。金文字形❷,祭台移到了左边。小篆字形❸,变成了一个“从示羊声”的形声字。 《说文解字》:“祥,福也,从示羊声。一云善。”羊是和善驯良的家畜,也是用于祭祀的家畜。和善驯良容易招致福祥,因此用羊来表意兼表声。 古时候“祥”字的用法跟今天有所区别,那就是不管是吉兆还是凶兆都称作“祥”。比如“无道曰祥”,这是凶兆;“吉事有祥”,这是吉兆。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帝太戊时,亳这个地方有“祥桑谷”共生,就是桑树和谷子竟然长在了一起!太戊非常恐惧,问大臣伊陟是怎么回事,伊陟回答道:“我听说妖孽胜不过德行,可能是君王您的施政措施有缺失,请您修德。”太戊听从了伊陟的劝谏,“祥桑枯死而去”。这里的“祥”就是妖怪的意思,祥桑就是妖桑,祥谷就是妖谷。 《庄子》中也有“祥”表示凶兆的用法:“步仞之丘陵,巨兽无所隐其躯,而孽狐为之祥。”意思是:低矮的山丘,巨兽无法隐藏身躯,可是妖狐却能栖身为怪。《列子·说符》中记录了周代的一则谚语,叫“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意思是察见深渊里的鱼,这是不祥之兆;料知隐匿的人就会有灾殃。比喻太过明察秋毫,知道了别人的隐私,此之谓不祥。 记载周代各种礼仪的《仪礼》一书中有大祥、小祥的规定,这是父母丧后的祭礼。小祥是葬完父母之后一周年的服丧期中一次较大的祭礼,祭祀之后可以稍微改善一下生活,并解除丧服的一部分。《礼记·间传》中规定:“父母之丧,既虞卒哭,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又期而大祥,有醢酱。”小祥的祭礼之后,可以吃菜果,也可以住在没有涂饰的房子里,睡觉时可以铺普通的席子。大祥是葬完父母之后两周年的服丧期中又一次较大的祭礼,大祥的祭礼之后,可以像父母去世之前那样正常睡觉,也可以饮酒吃肉。“醢(hǎi)酱”就是肉酱。 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的学生颜渊去世之后,颜渊的家人在丧期满十三个月时举行小祥的祭礼,给孔子送去了祭礼所用的肉,这种肉称作祥肉。因为颜渊只是孔子的学生,所以“孔子出受之,入,弹琴而后食之”。弹琴是为了发散对颜渊的哀思。 汉武帝驾崩后留下遗诏,要求减免服丧的期限,因此汉魏以后的皇室之丧就以日易月,一天代表一个月,如此一来,人死后十二天就举行小祥祭,二十四或二十五天就举行大祥祭。这样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